服務熱線
1337-8662-865
消息面上,出版署發布44款進口游戲版號、84款國產游戲版號,那么,涉及A股的哪些板塊呢?
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份統計數據,即2017年至今國產網絡游戲版號審批數量情況,其中的變化,主要有三個方面:
其一:2021 年 8 月-2022 年 3 月游戲版號為停發狀態,主要是為推進未成年人防沉迷監管。
其二,隨著監管與整改問題的解決,2022年4月開始重啟,有小部分游戲版號發放。
同時,本次進口網絡游戲版號核發是 2022 年首批,時隔 2021 年批次近 17 個月。
再結合擴大內需戰略規劃,以及深挖游戲產業價值的催化,游戲行業將迎來新的改變。
從游戲板塊指數的走勢上來看,目前處于低位階段,但有走出底部區域的可能,可以繼續觀察。
從游戲板塊業績預期來看,擴大消費的支持下,在線文娛、文化傳媒、游戲等方向,都有一定的預期。所以,這些方向可以繼續觀察。
好的,就分享這些!祝各位,賬戶長虹!記得關注、點贊、轉發,有問題留言評論,我們一起來討論吧!
在我國現行游 戲審批制度下,買賣游戲版號并頂替名稱上架運營,繞過了監管審核,顯然屬于違規行為。不過,在中介機構參與下,買賣雙方會通過其他方式使交易看上去合法合規。“簽協議一定不能涉及版號買賣,一定是游戲運營協議,或者授權協議,從渠道的角度來看,是你代理了他們的游戲,合同看上去肯定要合法合規才行。另外你們在應用商店上架的時候,**不要用你們公司作為主體,以避免風險。”某中介機構表示。對于是否擔心監管部門檢查以及應用商店審核等問題,有中介機構表示,“查不過來,大家都是這樣操作的,平臺也是知道的。”“買賣版號在業內還是比較普遍的,因為套用版號肯定是不合法的,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交易肯定不是在明面上進行的,真正找中介機構交易的只是一部分。有些需要版號的人會繞過中介機構,直接在每個月公布的版號名單中聯系獲得版號的企業,達成交易。”有多年游戲版號申請經驗的孫諾(化名)告訴記者。
盛訊達在*新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游戲業務處于戰略收縮狀態”,據游戲日報了解,這是該上市公司首次明確談及對游戲業務的新態度。
去年12月份,盛訊達發布了出售中聯暢想51%股權的公告,交易對方為江西焱焱,交易對價為2.85億元,在該公告中,盛訊達還提及可能會繼續向江西焱焱轉讓剩余股權。
盛訊達2022年上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其游戲業務營收為3058萬元,而中聯暢想營收為3608萬元,凈利潤2459萬元。從這一數據可了解到,中聯暢想(主要產品為海外棋牌類游戲)是盛訊達游戲業務的營收主力,放棄中聯暢想后該板塊營收將大幅下滑。
這意味著,未來將聚焦直播帶貨與新能源業務方向的盛訊達,可能不再有“游戲公司”標簽。
實際上,上市公司逐步調整游戲業務核心級甚至剝離游戲業務的情況并不少見,但轉型后的結果差異較大,有的走向正軌,也有的走向了絕境。
2020年天神娛樂(2021年底證券簡稱更名天娛數科)開始轉型,游戲和數據流量是兩大主要業務,彼時游戲仍舊是第一營收主力。2021年天神娛樂出售了幻想悅游,推出了數字競技平臺“PK.NOW!”,數據流量業務成為了營收主力,游戲業務營收在總營收中占比17.1%,不過扣除掉營業成本,電競游戲業務利潤與數字流量業務利潤接近。但到了2022年上半年,天娛數科的電競游戲業務營收占比僅剩1.47%,數據流量業務成為了絕對核心。
其一是艾格拉斯,在2021年度半年報中,公開原有管理層相繼離職,因為現有管理層無游戲業務運營和研發經驗以及行業政策,已關停或轉讓游戲業務,不再接觸游戲業務;
其二是晨鑫科技,2018年游戲業務在晨鑫科技營入中占比達到了87%,但經歷版號停發后其進入持續虧損階段,2020年晨鑫科技轉型去做芯片和智慧打印業務,游戲業務營收占比下滑到2.71%,到了2021年晨鑫科技的游戲業務營收更是僅有659元。
相比前面三家公司,盛訊達的選擇要更有底氣,游戲業務此前在總營收中占比只有10%左右,互聯網直播帶貨業務在總營收中占比約79%,雖然短時間會出現業績下滑,但也解決了面對行業政策收緊而不得不進行調整升級導致的風險和成本壓力。